刊名:化学与生物工程
曾用名:湖北化工
主办: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
ISSN:1672-5425
CN:42-1710/TQ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455799996852875
被引频次:34509
数据库收录:
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生物学
期刊热词:
性能研究,催化,正交实验,降解,纯化,催化合成,催化剂,壳聚糖,发酵,活性研究,
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水产行业中,随着养殖模式从传统粗放式向集约化、高密度养殖过渡,大家对动物预防保健方面的课题更加重视与关注,再加上2020年饲料行业将进入全面“禁抗”时代,因此全行业都在寻找合适的替抗物或替抗方案,“替抗”已成为又一大行业风口。
厦门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昶科”)自成立以来,便围绕“无抗”、“替抗”开展微生物相关的科研工作,目前在天然虾青素、蛭弧菌、拮抗菌、噬菌体等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虾青素产品中含量能达到0.4%~0.8%的水平,月产虾青素干粉100t,在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与沉淀之后,这两年又将发力海内外销售市场,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增长超7倍,全年既定实现7~10倍的增长目标。
日前,本刊记者有幸拜访了厦门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宗然,请他就这些年昶科的发展情况、技术突破、市场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以及对目前行业中微生物动保板块存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与看法。
致力于微生物研发与生产,今年销售额将增长7~10倍
当代水产:昶科从2016年成立至今已过去4年时间,您能否介绍一下昶科这四年来的发展历程?
姜宗然:当初之所以选择创建昶科,主要是因为我们几个股东(敬博士、林博士)都是生物工程专业出身,本来就擅长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并专研多年,而且厦门市对微生物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而且昶科就选址在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园(国家级),此处汇聚了众多优秀的生物医药领域高新企业,同时也吸引着大量高等院校人才不断涌入,跟附近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保持密切合作,目前昶科拥有一批优秀的生物专业优秀人才。
厦门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宗然
这些年来,我们围绕“无抗”、“替抗”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即以生物创新技术为核心,致力于天然虾青素、蛭弧菌、噬菌体、丁酸梭菌等饲料生物类添加剂产品及动保上游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其中,虾青素是我们的拳头产品,我们所生产的酵母虾青素已获得国家农业部《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并顺利出口到印度、泰国、沙特等国家,并同时在积极申报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而且为了鱼虾能够高效吸收,在生产过程中还运用了多重破壁技术,吸收效果更好、稳定性更高。
在生产规模方面,我们目前在厦门建设有一个1,500m2的中试基地,另外两个生产基地,加上我们OEM的合作单位,目前虾青素干粉产能已经可与达到100t/月。随着这两年国家实行全面“禁抗”,市场对微生物类添加剂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现在找我们定制原料的大型料企也越来越多,目前公司的产能已经不足于满足目前市场发展需求。因此在未来两三年之内,我们计划投资1.3个亿,在厦门建设一个40,000m2的综合研发生产基地,届时产能也将增长到现在的6倍以上,所有手续目前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当代水产:经过前几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铺垫,昶科已确定了自己的发展路线与产品定位,那么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如何呢?今年又制定了怎样的销售目标?
姜宗然:我们围绕着“食品安全”这一大课题,针对蛭弧菌、噬菌体、天然虾青素三大核心产品不断延伸,进行植保、动保(水产和畜禽)、食品添加剂方面的市场布局与规划,其中植保与水产动保之间都具有周期性,水产动保销售淡季时正好是植保旺季,而畜禽动保虽然竞争激烈但我们仍有自己的优势,食品添加剂板块经过资格认证也即将上市。
2019年我们在市场上属于起步阶段,接下来将重点发力市场销售与服务。与上一年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已增长超7倍,2020年会是我们市场发力的元年,初步既定将实现7~10倍的销售增长。
虾青素含量稳定在0.4%~0.8%以上,热销海内外市场
当代水产:正如您说的,今年是昶科在市场上的发力元年,并既定实现7~10倍的销售增长,您认为是基于怎样的底气和基础?
姜宗然:之所以有信心在今年实现大幅度的增长,是基于我们在前期做的大量技术储备工作,近4年来,我们已经申请近50项发明专利,由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微生物类产品极具竞争优势,比如在蛭弧菌、拮抗菌板块,虽然现在各个方面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就目前来说,生物处理养殖中的细菌性病害,还是相对比较安全和高效的手段。
另外,我们还有一大核心板块就是虾青素,目前已广泛销往国内外市场。据我所知,现在整个行业中能够量产的少之又少,而且市面上的虾青素产品假货横行,也有拿真货加色素或普通酵母调制而成的,而我们在虾青素领域已研究十多年,不论在技术还是产品品质都是过硬的。在我们的中试实验室内,技术人员必须24h轮流工作,每个月需攻克5~10个技术难关,我们在虾青素上的技术沉淀,是其他企业难以赶超的。
文章来源:《化学与生物工程》 网址: http://www.hxyswgc.cn/qikandaodu/2021/0111/730.html
上一篇:中泰化学重组金晖兆丰
下一篇:中德两国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剖析
化学与生物工程投稿 | 化学与生物工程编辑部| 化学与生物工程版面费 | 化学与生物工程论文发表 | 化学与生物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学与生物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